当代雕塑阅读笔记:陈云岗 (作者:曾宏)
阅读对象:陈云岗,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、雕塑系主任。
作品:约40件 来源:中国雕塑网、网络搜索。
阅读陈云岗是从其文字开始的,“中国雕塑网”他的个人专栏上传的文章多达四十篇上。如此勤快的一个人,如此把网络当一回事的雕塑家,如此珍爱文字功于雕塑教育的一名教师。这是我的第一印象。他文风犀利,融知识性于爽快的谈锋中,吸引人!抽空捡漏逐一读完这些文字,对我这个新生定有好处。
读他的作品,读完专栏再搜索,有一种看不够的感觉。准确地说,我是在寻找大气之风,寻找一种文化或想法。可惜网络上作品数量有限。我所看到的他的作品并无创作日期。笼统地可以归为三类:写实、写意、写神。也算三种不同的境界。
写实类的如几幅城雕作品,以及《吹台相会》、《张骞》、《张爱玲》等都较写实,雕塑的基本感觉也很到位。《妙玉》、《雪芹—望星空》等写实写意兼俱的作品,语言简洁,即便是细部,也在看似随意之间尽显大方。但这类作品不是我最感兴趣的,许多雕塑名家的写实和粗犷表达的功力,大多相仿。
陈云岗的写意作品,当是其创作主流。这方面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偏爱有关。魏晋之风,唐宋之境,文人雕塑家是也。《国舞》系列遒劲有力,融入现代感;而《兰亭序》组雕,全写意大刀走笔,重在意态,生动传神。铜雕《高山流水》是我看到的陈云岗最具现代意识的作品之一。雕塑主体辅之或直泻或弯曲的铜条构件,想必隐喻山岩上流水的形态。这件作品三个相连又独立的高中低层次的跌宕起伏的主体构想很好,可惜有点视觉纷乱,缺少其他作品所具有的简约和克制。也许这是个人的错觉吧。陈云岗应该是读过很多书的知识人,每一幅作品都有文化上的想法,而不似一般人仅仅考虑一时一地的“创意”和“时尚”。我感觉写意需要大功夫,让人耳目一新的写意作品毕竟难得。
我自以为是地命名陈云岗的另一类作品为“写神”。此类作品在身体的形态和衣饰上下力气。身体硕大突出,头部显小,如《子在川上曰》孔子的形象除了头部,仅简约数笔。《李白》、《壮士》、《司马迁》等类似。这些作品身体衣饰条纹特征,在其作品《御风行》中得到更全面的展现。到了《大江东去》二幅,则将衣饰条纹当着表现观念的方法而更明显更富意蕴,历史观在其中豁然呈现。而《竹林七贤》衣饰条饰纵横连贯一体,妙思天成。有的人物雕件(不具名)甚至干脆连头都省略掉,仅仅以身体条饰为动态。有人称,陈氏的这一手法相当于书画中的“皴法”,应该可认同此类比。但也有例外,如《一江春水》衣纹则相当工整、有规则地流畅,具有装饰效果。
这里所说的写神作品,主要还是指以《老子》像为代表的作品。我看到他关于老子的三个创作:基本写实的《老子站像》;写实得甚至有点悲情的《中国老子站起来了》;以及巅峰之作写神的《老子》。我不知道它们各自的创作时间或用途,但同样的老子,不同的表现方式,从具象到抽象,已经在观念和境界上大相径庭。
《老子》从面部开始的流水条饰,涛涛不绝,如瀑如缕,若铁水奔腾一泻千里之势,比表现苏东坡的《大江东去》更彻底、畅快、自由。老子之思想精髓之贯彻自然、宣扬大道的精神隐约可见。这样的《老子》已不在形象的像与不像上作文章,不写实甚至不写意,成了一种理念和纯粹的艺术文化思考,进入精神层面的挖掘,所以我称之为“写神”。
另外,我还很喜欢他的两件作品:泥塑《关天培》故意处理成龟裂、破损,真正的大写意;到翻铜的《宁为玉碎》,则是镂空的面具,不同的表现方式,但具有一样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。我喜欢有视觉冲击力的雕塑,雕塑界有不少类似的作品由于未能与有纵深感的题材相结合,“破”出的东西显得平泛。而陈氏这两个民族英雄题材所采用的这种方式,具有反常规表现所带来的异样惊喜。
依照陈云岗个人简介中所提代表作,我未能见到《生命的植入》、《弦歌》、《基因的重合》、《玄音》等也许更有意思的创作。但通过这四十余幅作品的阅读,应该可大体窥见他的主流。我想,就个人来说,陈云岗油画大笔触的手法和身形条饰化处理方式,应该为我所记取。当然,机械的模仿肯定不行,陈云岗朴素、有力、传神、富有个人感觉的风格,不是我们所能模拟的。归根结蒂,能学的仅仅是手段,自立的当是精神。
(20081021)
陈云岗作品选:
《竹林七贤》
《一江春水》
《大江东去》
《高山流水》
《老子》
《关天培》
《宁为玉碎》
发表评论
请登录